阅读历史 |

第252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女,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。

原来,女孩子也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。也可以穿新的衣服,也可以在街上随便走走,而不用赶回家做饭洗衣。

原来,她的这么多同龄人,没有兄弟姐妹,是独生子女。

她家为了逃避罚款,生弟弟,说大哥失踪了,姜雨是弱智,还开了证明,这才生了三胎。

姜雨以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。

她身边的人家也都这么干。

原来这并不正常。

紫金公司的商务人员很照顾她,新衣服、好吃的、各种从来没见过的文具……姜雨想到的东西,全都有。想不到的东西,也都有。

看到城里的生活之后,她不想回家了。

哥哥弟弟是老姜家的根,是老姜家的香火,她算什么,在卢家是外娶来的媳妇儿,在姜家她是泼出去的水。

姜雨悄悄地拉着安夏,说想留在城里,她看到街头小餐馆招小工的招牌,她觉得在餐馆里当小工也比回家好。

“十一岁当什么小工,人家不会要你的。”安夏打消了她的这个念头。

“你真想留下来?不回去了?”

姜雨用力点点头。

“我帮你想想办法。”

安夏先把姜雨带回村里去。有张老师的从旁协助,对姜家施压不难。

明明是能在县里拿三等奖的脑子,被说成是弱智,就为了超生。

明明才十一岁,居然要订亲?

此时对超生管理的极严,连春晚都出现了小品《超生游击队》,村里就是计生工作的直接执行者,有不少拼儿子的人家被扒得字面意义上「家徒四壁」。

村长的意思是:本来我可以扒你家房子的,看在雨妮儿成绩这么好的份上,饶你家一回。

不准不让雨妮儿上学。

卢家的亲事也不做数,姜家把彩礼退回。

姜家现在握着姜雨竞赛得的一千块钱,根本就不在乎卢家的钱。

只求不要得罪村长,于是他们麻溜的把两百块彩礼钱退了回去。

安夏给姜雨办了转进县中的手续。

县中读书很苦,所谓衡水、毛坦厂,那些模式是县中早就玩过的。

但是姜雨很开心,每天五点起床,十点睡觉,对她来说太轻松了,别人周日下午还有半天假回家,她连这半天都不要,就留在学校里读书。

紫金公司资助她的所有费用,唯一的要求是她的成绩。

安夏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:我给员工付工资,员工要给我完成绩效指标。

我给她资助,当然也要完成她的绩效指标。

紫金没有找国家级、世界级的比赛,安夏的思路是:

大多数父母是有自知之明的。

知道自己孩子是个什么情况,不会以国家级、世界级的比赛做为标准。

但是穷困地区的穷孩子,基础那么差。在教辅机器人的帮助下,都能拿到比赛名次,还能考上大学。

这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定心丸:我孩子的水平再差再差,也不会比希望小学里的孩子差了吧。

其中的心理因素,跟某些岛国片里的男役往往又丑又猥琐一个道理。

在各种广告的加持下,家庭用教辅机器人卖得很好,热烈程度不亚于以后的《四轮学习法》。

姚华的保健品也如愿进了医院的药房。

在几个大型百货商场里最好位置,长生保健品专柜一字排开四节。

最近姚华约安夏的次数比较多,催着紫金快点把筛选后的保健品开发数据给他。

保健品没什么好筛的。

最多就是看看几种不同的成份之间是否会出现互斥反应,避免有效成份失灵,或是产生毒副作用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