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11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但是三阿哥日常与人为善,平时就喜欢和一些文人交往,皇上给他指派了修书的活计,平时也碍不着别人。

所以娘娘这想法还是有几分道理的。

文竹提议道:“要不奴婢去三阿哥府上一趟?”

荣妃深吸一口气,用熏了药的帕子擦了擦眼,冷声道:“这次你去胤祉府上,多带些补品给田氏和李氏,多多安抚她们,没了孩子,她们两人最伤心。至于胤祉福晋董鄂氏那里,你告诉她,将弘晴的日常东西准备好,等到皇上回宫,本宫就求旨,将人带到宫里,她什么时候将后院管好了,弘晴再回去。”

“主子……”文竹诧异地看着荣妃。

主子这意思是怀疑动手的人是三福晋。

荣妃:“府中死了两个阿哥,偏偏她这个嫡福晋的儿子活了下来,董鄂氏的性子惯会拈酸吃醋,你看这些年胤祉往府中纳了多少人,可只留下来三个阿哥,若说其中无人动手,本宫不信。”

荣妃回想起,那些年她那些年早夭的孙子,攥着帕子的手青筋毕露。

……

康熙三十六年,妾室纳喇氏生下一子,当日卒。

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初八,侧福晋田氏生下第二子,初九卒。

十一月妾室王氏生下一子,本月卒。

康熙三十八年四月,妾室富察氏生下一子,八日后卒。

……

这还不算没有没有生下来的那些……

她没想到她家儿子身份背景低大阿哥一筹,但是后院的热闹程度都快赶上皇宫了。

在皇宫生存了大半辈子,她比谁看的清,后宫的一枝独秀还是雨露均沾,或是腥风血雨,都在上位者的一念中,取决于皇上和皇贵妃他们想要看什么的景色。

许多时候后院或者后宫的气氛和事情都含有上位者的意志。

若是董鄂氏无力管理胤祉的后院,她还能以此为借口骂她几句,可是人家管理的条条是道,三阿哥也沉浸在妻妾和谐的氛围中,看不清事情。

她之前因为这事骂了他一顿,让他注意一些后院,谁知道他转头和董鄂氏说了,董鄂氏哭哭啼啼地来请罪,最后还要窝在胤祉怀里哭,让她看的直上火。

看胤祉现在的脑子,她也对皇位没什么念想了。

……

佟安宁这边,康熙在德州留驻的时间太久,不能太耽搁,预计明日后启程。

傍晚,康熙陪着胤祚、茉雅奇、五阿哥他们用完膳后,来到佟安宁的住处看望她,嘱咐她养好身子,尽量在除夕前回去,好陪他过年。

佟安宁苍白着脸,表面答应地挺好,心里也不愿意。

紫禁城过年这一段时间最是忙碌,各种祭拜大典活动数不胜数,还要接受宗亲和大臣命妇们的朝拜,她好不容易能过个舒心年,就是拖也要拖过正月。

说完这事,康熙又说起了胤祚儿子的事情。

原先孩子出生后,胤祚原想给孩子起名的,可是康熙知道后,将取名权给夺了过去,说是要取个让佟安宁惊艳的名字。

所以其他人就一直称呼“大阿哥”,一开始因为是初六生的,佟安宁喊“六六”,就当做小名,茉雅奇见状也这样喊,并且十分热衷于在胤祚面前逗弄孩子。

佟安宁很怀疑,茉雅奇是不是在故意占胤祚的便宜。

胤祚表示,茉雅奇就是这想法。

然后取名的事情一直拖到年底,到现在康熙还没有结果。

佟安宁原以为,要等到孩子过周岁的时候,康熙才会给个名字。

不过听完康熙的名字后,佟安宁觉得还是给康熙一些时间,让他多想想,

“皇上,臣妾没听清,您再说一遍!”佟安宁佯装不解道。

“弘曙,曙,鸡犬寂无声,曙光射寒色,寓意好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康熙笑着看着她。

“……额,我饿了。”佟安宁嘴角微抽。

弘曙,红薯。

额,话说古人起名,比起寓意,很少会计较谐音、同音字,甚至康熙后面的儿子取的名字,如果不写下来,听起来还有一样的。

既然还没有记在玉蝶上,也就是还有机会改变。

康熙疑惑:“饿了?”

这是什么反应?

他身旁的梁九功反应过来,小声道:“皇上,佟主子应该听岔了,当成吃的那种番薯了,因为表皮红色,民间一些地方也称为红薯。”

梁九功熟悉这种称呼,也是因为佟主子冬日时喜欢烤番薯吃,经常喊成“红薯”,可能是佟府时,听到某个下人喊得。

其实番薯这种作物,早在明朝时期就传入国内了,传入国内后,显示极强的适应力还有产量,对于一辈子想要吃饱的民众来说,十分有吸引力。康熙初年的时候,由福建地区往华北地区推广开来,那时候许多人仍然叫番薯。

至于“红薯”这个称呼,在这个时空,番薯的这个别名很有可能由佟安宁传播的。

康熙闻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